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成立于1937年9月。处长周兴。先后任副处长的有许建国(杜理卿)、谭政文、刘海滨、刘秉温、赵苍壁、李启明。旧址位于延安城内绵土沟。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在防奸反特、刑事侦察、社会治安管理、户政管理、交通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历史背景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5日以原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中的政治保卫局干部为基础,在瓦窑堡成立西北政治保卫局,负责西北苏区和红军中的肃反保卫工作。1936年6月,西北政治保卫局随中央迁至保安,1937年1月迁至延安棉土沟,1937年9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负责陕甘宁边区的锄奸保卫肃特工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直接领导下,西北政治保卫局和边区保安处在14年的斗争历程中,为保卫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机关安全,保卫红色政权,锄奸肃特,巩固、扩大陕甘宁边区,解放西北诸省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中国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公安、政法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
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简称“边保”,占地很大,保安处处长周兴,副处长陈泊(又名布鲁)。周恩来戏称周兴“周半城”,就是因为边保的地盘占了延安半个城。
下设单位
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旧址位于延安城内绵土沟。
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成立于1937年9月。处长周兴。先后任副处长的有许建国(杜理卿)、谭政文、刘海滨、刘秉温、赵苍壁、李启明。
边区保安处成立后,即驻绵土沟,当时,保安处分设一科、二科。1938年起分设秘书处(下设一科、二科、总务科)、保卫部、检查部。1939年增设政治处、教育科、看守所。1941年下设秘书处(内设一科、二科、三科、四科、警卫队、卫生所、通讯编委会)、保安部(内设一科、二科、三科、四科、内勤室)、检查部(内设一科、二科)、地方部(内设干部科、教育科、警政学校)。并设立了4个检查站。1942年初,保安处实行精兵简政,下设一科、二科、三科、办公室和警政学校。1943年又改设办公室、一局、二局。同年6月,将陕甘宁边区通讯总站移交保安处领导。
历史发展
1945年,保安处下设秘书室、第一科(情报科)、第二科(侦察科)、第三科(预审科)、干部科、治安科、总务科。
1947年3月,保安处改编为七大队,下设3个中队,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1948年4月底返回延安。同时,恢复保安处,下设秘书室、总务科和一科、二科、三科、四科、五科。
1949年3月,边区保安处改为陕甘宁边区公安厅,厅长周兴(已调中央工作),代厅长陈养山,副厅长赵苍壁、李启明。下设秘书室、总务科和一科、二科、三科、四科、五科。同年6月,边区公安厅随边区政府机关迁驻西安。
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结束工作,边区公安厅也随之结束工作。
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在防奸反特、刑事侦察、社会治安管理、户政管理、交通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保安处还狠抓队伍建设和干警教育,保证了边区保安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维护边区的社会秩序,推进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公安工作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
边区保安处旧址现存部分土窑洞和石窑洞。2002年7月3日,公安部领导参加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旧址维修暨全国公安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授牌仪式。边区保安处旧址维修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