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背景】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大全局性新战略,系统总结、提炼、升华了历年来国家围绕「三农」主题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涵盖了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文化熏陶、生态文明、组织变革五大方面。新年伊始,党中央连续第十七年印发聚焦「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古国和乡村大国的文化传统根植于耕读文明,田园与乡愁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永恒的心灵家园。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的洗礼,各地通过撤村建居相继走向城市化。常年单向外流导致农村人口占比逐年大幅下降,但仍有过半同胞保留着农民身份。农村包围城市格局不变,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呈现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双线并举的新局面。
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及核心要素,要实现乡村振兴必先提高乡民素质:加强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群体的服务管理、思想教育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创业指导,引导他们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陈规陋俗,帮助他们在脱贫致富的同时破除愚昧、树立崇尚科学的新风尚,深入挖掘并利用好乡贤资源,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源头上整治社会风气,推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
占国土总面积八成以上的广袤乡村实现整体腾飞将直接惠及民生,厕所革命、新民居建设、新能源开发、资源循环利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均与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城市病」蔓延加剧之时,乡村旅游观光事业的蓬勃开展也为忙碌、焦虑、疲惫的都市人提供着一处又一处舒缓压力、休憩身心、放飞自我的世外桃源。
农业这个古往今来始终攸关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在现代科技加持下已成长为上游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和下游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超大产业集群,正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在养活全体国民的同时还承载着三亿就业人口,既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又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加速乡村振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为了强化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协助政府做好「三农」工作,铂师干培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特别开设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
【培训对象】
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文化和旅游局、林业和草原局、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专业课程】
开发新能源,建设新农村
高效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主要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
乡村社区治理现状分析及优化方略
农村给排水管网现状分析及设计探讨
让农业活起来-独具匠心的创意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与乡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推进牧区绿色发展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中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和未来趋势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未来乡村建设远景
5G技术助推下的智慧农业发展新前景
产业链整合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湿地、森林开发与保护及生态经济区建设
儒家经典《尚书》之文化精髓与乡村德治
推进组织变革-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
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规划与管理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智慧农业:中国未来农业机械化种植模式
从厕所革命开始的乡村公共卫生一体化建设
乡村新文化建设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全面提高新时代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
生态文明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内涵与实践
弘扬乡贤文化,培育乡村人才,聚力乡村振兴
建设「海绵乡村」促进乡村水生态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链、商业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厕所革命各地先进经验总结及新技术、新理念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愁情结-谈乡村振兴战略之缘起
大数据下的智慧农业引领中国农业生产的未来方向
郊区城中村改造中的重新规划、精细管理和形象提升
新型环保建材及先锋设计理念在新民居建设中的应用
发展绿色高效循环生态农业,实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现状、特性与农民环保意识分析
乡村旅游度假高端民宿及度假式养老项目的运作模式及流程
传统风水理论、生态建筑学与农村新民居建设规划布局模式
「蔓藤城市」理念导向下的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
生态宜居乡村及田园风情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
发展多元化经营立体生态林业,繁荣山区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