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减贫四十年:驱动力量、借鉴意义和未来政策方向》报告。报告梳理了中国减贫的主要成就,总结了中国减贫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全球绝对贫困标准衡量,中国在1981年至2018年间减少的贫困人口数量占到同期全球减贫人数的近75%,“中国减贫事业取得非凡成就。”
“中国的减贫故事是一个有关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故事,改革开放是中国减贫故事的开端。”芮泽表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中国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驱动力,高储蓄和高投资率、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良好的治理等为中国减贫提供了支持。此外,中国实行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政策,各部门协调一致推进减贫工作。“在我看来,中国的减贫故事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故事。”
近几年,芮泽经常到中国农村地区访问,与当地扶贫工作组沟通交流。“我曾到访一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村庄,那里有一位来自大城市的年轻工程师,已经在当地工作了3年。为更好与群众交流、开展减贫工作,他努力学会了当地方言。”这令芮泽印象深刻,“在中国农村,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尽心尽力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此外,中国专门建立了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这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方式,明确了贫困户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针对性”。
中国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芮泽对此高度评价:“我在贵州品尝了醇香的有机绿茶,在广西参观了‘稻渔共生’示范基地。这些是很好的尝试,为农村发展探索了新道路。”
芮泽非常关注中国推进共同富裕。他表示,发展都是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中国成功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人们的医疗保健、教育、住房、供水和环境卫生条件也得到大幅提升”。
芮泽认为,中国的减贫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有许多很好的实践案例,包括如何利用基础设施投资创造就业,如何帮助农民实现生产现代化,以及如何在乡镇企业中激发创新活力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