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心心念念的校园,见到久违的老师和同学,太开心了!”“学校防控工作严密细致,服务周到,连被子都给我晒好了,赞一个!”“回到寝室看到已经通风,后勤准备的洗手液,卫生间消毒,很暖心!”……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4月26日,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省内高校率先安排首批学生开学返校。截至4月28日,浙江共有30所高校迎来返校学生,重启校园学习生活。
各方合力交一份满意答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开学工作,始终把师生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做好开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我省学校开学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高校开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部署各项工作。
4月17日,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做好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坚持分期分批有序返校原则,实行错时、错峰、错校开学,确保学生有序、平稳、安全返校。坚持防疫工作属地管理原则,高校要在属地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创造开学条件,经当地防疫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开学。
“各地各校要把开学工作想得更深、做得更细、落实更全面、服务更周到,确保高校开学返校平安有序,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化开展。”4月22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视频会议,部署高校开学返校工作。
4月24日,在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暨“清廉学校”建设推进会上,省教育厅还就做好高校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要求各高校把平安有序开学复课作为2020年建设“清廉学校”的第一场考验。4月28日晚,省教育厅再次联线各设区市教育局长,强调要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细致做好高校开学复课工作。
开学返校前后,省教育厅领导分赴我省部分高校检查指导开学返校工作。通过实地查看、翻阅资料、听取汇报,详细了解学生进校报到、集中隔离观察点设置、食宿安排、应急处置、教学组织安排等情况,并就密切与属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引导,落实定点医院,做好后勤服务企业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省学校开学专班的协同部署下,各地各高校不断巩固扩大前一阶段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成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务实、谨慎、细致地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开学复课的“攻坚战”,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返校精准对接、精密智控
4月26日早上9点半,一辆大巴车从一号门驶入。车上仅有的一名乘客,是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的大四学生张博雯。她说,想到当天要返校,4点就起床了,还特别化了妆。5点半左右到了南京南站,坐南京到宁波的最早一班高铁返回宁波,在宁波站坐上了接站的校车。入校后又看到很多返校志愿者和防疫医护人员,让她觉得很暖心。
据悉,为更好地保障首批2200名学生有序返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宁波栎社机场、宁波火车站设立专门接站点,开通专用大巴,每隔一小时,哪怕只有一个人,也点对点接送,确保学生安全、顺利返校。
为确保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安全、平稳、有序,各高校加强与属地政府的沟通,加强与周边高校的协调,研究制订本校错峰开学返校详细工作方案,合理安排学生返校批次和时间,切实做到返校前有准备、返程中有秩序、返校后有机制。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说,大学与城市不仅是共生共荣的“发展共同体”,疫情面前更是联防联控的“战疫共同体”。
杭州市钱塘新区突出问题导向,第一时间解难题。积极协调相关企业推出面向新区高校大学生的3项复学帮扶措施,协调解决重点人员及时检测难题,统筹解决发热师生及时就诊难题。同时安排了专门的驻校健康指导员,下沉学校,落实巡回指导,确保复学安全。
宁波市高校开学专班定期召开会议,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市教育局派出30余名干部下沉到高校,市卫健委派出健康指导员驻校,同时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经信等部门联动,协同做好高校开学涉及的校外交通、环境整治、防疫物资筹备等问题。
温州市教育局和瓯海区政府为温州大学配备了驻校健康指导员,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资,建立了完善的联防联控机制。尤其是对重点地区返温师生,由瓯海区政府统一接站、统一隔离、统一检测。
在嘉高校在属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创造开学条件,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高校开学专班与属地政府会商开学工作,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在嘉高校校园安全和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返校前对学生进行防控知识和诚信教育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校园安全、社会安全负责。4月27日,浙江财经大学首批学生返校报到,此前各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召开线上班会,向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发送返校告知书。学生提前通过易班平台填写《安全承诺书》《返校申请表》以及到校时间、返校方式等行程信息,由辅导员审批,审批通过者可领取“返校码”并返校。
从离家到回校的过程中,各地学校落实学生安全复学举措。台州学院从4月28日起陆续错时、错峰安排学生开学返校。为此,学校坚持分学院分年级分批有序返校原则,安排专车做好接站工作。严格校园管控,完善校园出入管理、师生请假及“每日一报”制度。精准排摸师生员工健康信息,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要求配合属地防疫部门做好核酸、血清检测。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隔离点设置,畅通绿色医疗通道,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快速有效处置。
浙江万里学院在返校前,落实“两上两下”和“两信两表”。学校分析学生每日填报的健康数据和健康码大数据,两次确认可返校学生名单;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健康码线上图片查验和健康申报表审核,进行两次验证。通过《告学生的一封信》《告家长的一封信》《返校申请和返程信息表》《健康申报表》等,向返校学生做好通知和服务。
安全有序返校演练“全流程”
“返校当天如何进入校园,就餐时应该注意什么,宿舍发现体温异常怎么办?”4月23日,浙江师范大学模拟演练学生返校报到“全流程”。本次演练针对学生开学复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全过程、全要素、真场景模拟,共设计进入校门、师生食堂就餐、教室上课、火车站接站(实战演练)等5类场景、6个突发事件。金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现场点评指导。
加强校内各部门协同,我省各高校组织学生、教务、保卫、后勤、卫生等部门进一步优化防疫工作方案,完善防疫工作流程,强化防疫应急演练。
4月27日,浙江工业大学迎来第一批返校学生。此前,学校开展了学生开学返校演练,针对返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情景模拟和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学生接站报到、返校现场报到和公寓楼发热学生应急处理等三大场景。
在宁波大学举行的开学返校全流程模拟演练中,重点对学生报到的完整流程和可能出现的5种异常情况进行了模拟演练,尤其侧重对学生未进行返校预约、学生健康码非绿色、学生因手机丢失无法出示健康码、学生体温异常等一些特殊或紧急情况,做到闭环管理,有序处置。
有问题查漏补缺、加强防控。浙江传媒学院在进行全过程模拟后,对返校后各环节的责任分工进行了演练。对演练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
返校前做到万无一失,返校后面对学生涉疫的突发情况怎么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下,在常规演练的同时,进行进入宿舍身份识别、体温检测及出现体温异常学生的应急处置演练、错峰就餐演练、隔离工作演练等多个场景的演练。学校对现场演练中发现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并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和开学保障工作流程。
返校暖心服务、贴心举措
“从确定要回学校到今天回到寝室,辅导员一遍又一遍的和我确认相关事项,透过屏幕能感觉到她对我的关心。在生活区门口的时候,虽然接我的老师戴着口罩,但能感受到她的亲切和可爱。我是下午1点多的时候到的,给我检查的阿姨担心我没有吃午饭,询问我是否要吃点东西……”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学生胡永鑫心存感激地说。
浙江大学对所有公共设施进行检修,对宿舍区进行了清洗,包括毕至居、自助服务室等。为了迎接学生们的返校,每日两次进行宿舍公共区域消毒,宿管员共清洗消毒14618个宿舍,其中包括10662个饮水机和12314个空调。
摆渡车接送、红马甲志愿者热心帮忙、学校贴满各种标识……因为一场疫情,四个月未见的校园也有了新的变化。为减少皮肤接触,在浙江工商大学的教学区、餐厅等公共场所都能看到感应水龙头、感应洗手液、脚踩分类垃圾桶等,电梯里还放了抽取式纸巾。
为了全面保障学生安全,浙江农林大学安排专车前往地铁16号线农林大学站和临安汽车东站接站。据统计,该校共安排了校内摆渡车和500辆共享单车,还设置了临时观察点、隔离点等,为同学们送来了离家后的第一份温暖。
宁波财经学院准备2万份“防疫健康包”,里面有口罩、体温计、防疫知识手册等物品,每位返校学生都可以免费领取;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每个返校学生准备一份健康小礼包,包括温度计、口罩等防疫用品,还有防疫心理手册等“温馨提醒”以及一份神秘的“小心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准备了11000余个防疫健康包,包括一支体温表、五个医用外科口罩,以及一本《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寓’见’,根据天气情况,我们将为有需要的同学晾晒被子……”早在4月26日,杭州师范大学的生活老师给学生们发去短信,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填写寝室号和床位号进行申报。这两天趁天气好,宿管老师们把首批返校学生的被子都拿出来晒在了阳台上。与此同时,后勤公寓服务中心也开始面向“五一”后返校的学生征集需求,“会根据天气情况,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晾晒被褥,直到他们归来。”该中心负责人童程遥说。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们也更加忙碌起来,根据之前对学生们晒被需求的统计,对应名单来到寝室找到各自负责的“专属被褥”。一时间一床床五颜六色的被褥迅速占领了校园内各个晒场,成为校园里面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各高校还主动加强与当地卫健、疾控、公安、交通、宣传、网信、经信、大数据等部门联系,统筹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医学隔离观察点建设、校园周边治安、餐饮门店等的综合治理、消防安全、周边道路交通管控疏导等安全管理工作,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开学返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