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_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_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款

主题分类
  • 默认排序
  • 热度排序
  • 毛氏宗祠现场教学

    •  毛氏宗祠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是是一处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毛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宗祠大门天头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    韶山宗祠    毛氏宗祠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十八罗汉山麓,坐东南朝西北?!   ∏迩×辏?741)毛尔达、毛彝生等人开始倡修宗祠,二十年(1755)七月购得毛介人的土地,二十三年(1758)开始动工兴建,二十八年(1763)建成。该祠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668.8平方米。它建成时距毛氏迁韶有370多年了,它是韶山毛氏的总祠?!   ∽陟舸竺琶哦钣?ldquo;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两侧对联为“注经世业,捧檄家声”。毛泽东少年时,有个叫毛承文的农民,敢于与地主豪绅对抗,地主与族长勾结,诬毛承文“破坏族规”,将他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毛泽东闻知,非常愤慨,与穷苦农民一道冲进祠堂和族长说理,迫使族长释放了毛承文?!   ∶窆?4年(1925),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农民夜校20余所,这里是最早的一所。中厅为夜校教室,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曾在这里讲过课。她一面向穷苦乡亲传授文化知识,一面通俗地宣讲革命道理。她在讲“手”和“脚”两个字时说,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劳动人民用手创造了世界上一切财富,但辛辛苦苦,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种田的人没有饭吃,织布的人没有衣穿,盖房子的人没有房子住,而有钱人有手不劳动、有脚不走路,却吃的是鱼和肉,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好房子,一出门就要坐轿子。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所以大家应该挺胸立足,用我们的双手去推翻那些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   〔季帧   §籼梅课莘治5谝唤仿?。楼阁中部为戏台,可容纳数十人登台演庆。楼两侧为化妆室。楼下中部为一小厅。两侧各一厢房,左为庖厨地,右为酒饭舍。第二进为中厅。右廊悬钟,左廊悬鼓。是全族办公、讲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第三进是"敦本堂",堂中安放历代祖宗神主牌位。堂左为住宿处,堂右为钱谷、祭器等物的收藏处?!   ±贰   ?921年秋,韶山冲进步知识分子毛麓钟、毛简臣曾在此创建毛氏族校,1925年初春至仲秋,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曾利用族校课堂开办农民夜校,这是韶山办得最早的农民夜校。杨开慧是该夜校的负责人,并在夜校讲过课?!   】谷照秸逼冢泄采厣街Р吭诖税旃际楣?。解放初期此处曾是中共湘潭县韶山区委、区公所和韶山区文化馆所在地。    1968年有关部门对该祠进行过较大维修,使其保持20年代原貌并对外开放。80年代初,湖南省人民政府将该祠确定为省级文物?;さノ唬⒔浒ㄔ谌氐阄奈锉;さノ?mdash;—毛泽东故居范围内。90年代以来,毛氏宗祠被大规模复原修缮,举办过影响颇大的《毛泽东家世展览》,以文物、图片、电视录相为媒体,介绍毛泽东家族渊源和毛泽东的家世家庭,收到了良好的展出效果。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宗祠大门天头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  毛氏迁韶有370多年了,它是韶山毛氏的总祠。宗祠大门门额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两侧对联为“注经世业,捧檄家声”。祠堂房屋分为三进。第一进为戏楼。楼阁中部为戏台,可容纳数十人登台演戏。楼两侧为化妆室。楼下中部为一小厅。两侧各一厢房,左为庖厨地,右为酒饭舍。第二进为中厅。右廊悬钟,左廊悬鼓,这里是全族办公、讲约、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第三进是“敦本堂”享堂。堂中安放历代祖宗神主牌位,堂左为住宿处,堂右为钱谷、祭器等物的收藏处?!   ∽饔谩   ≌飧鲮籼玫淖饔檬鞘裁?,光绪年间的《重修宗祠碑》一开始就说得明白:“宗祠乃一族敬宗、收族、敦伦之所,应行修造壮丽,以光前德,以树家声”,这里所说的“敬宗”,就是礼敬祖宗; “收族”,就是收拢“宗族”; “敦伦”,就是促进教化。显然,它应该是一族的标志性建筑?!   ∶欧簧戏接?ldquo;韶灵毓秀”四字,既指韶山山水之灵,又指韶山人文之秀。中国古代哲学十分倡导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四个字正包含着这种哲理。    故事    门联 “注经世业,捧檄家声”,上、下联各说了一个毛姓的典故。上联说的是汉代鲁之大毛公毛亨、赵之小毛公毛苌先后注解《诗经》的典故,引申说,毛家是以注经为世代之业的,这自然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了。下联则是用汉代庐江毛义“奉檄色喜”的典故。汉代承春秋古义,非常讲究士行高洁。毛义家贫,事亲至孝。南阳人张奉慕名拜访,正碰上朝廷任命毛义为县令。当时高贵的士人以官为耻,而毛义却“奉檄色喜”,即捧着任命状喜形于色。因此张奉将毛义视为蝇营狗苟的庸俗之徒,坚决地走了。后来,毛义的母亲去世,毛义辞官回家守孝,朝廷推举贤良,再次征召毛义出外做官,毛义坚辞不就。这下张奉才重新认识了毛义的高洁,感叹地说:当初毛义就官是为了奉养母亲啊。因此“捧檄家声”说的就是以孝道传家。这样一细细分析,这副对联就颇有味道了?!   ?968年有关部门对该祠进行了较大维修,使其保持20世纪20年代原貌并对外开放。1972年9月湖南省将该祠确定为省级文物?;さノ弧?006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岸私塾旧址现场教学

    •  南岸私塾旧址位于毛泽东同志故居西侧。始建于清代。青砖青瓦,白色粉墙,建筑面积几近400平方米。原为邹姓祠堂公产,右侧曾办私塾。1901年毛泽东八岁时曾发蒙于此,读书两年。塾师邹春培先教毛泽东《三字经》、《百家姓》,接着教《论语》、《诗经》、《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刻苦攻读,并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少年时代求学的印痕,也是毛泽东书法的起源地。走入南岸私塾,站在毛主席曾经就读的旧书桌旁,仿佛又听见当年学生们摇头晃脑的朗朗读书声;看见了少年毛泽东孜孜不倦,刻苦求学的身影?!   〗夥藕竽习段镜嘏┟褡?,1965年由国家征收。1968年经韶山革命纪念地建设办公室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主持,进行过全面维修,使私塾旧址保持当年原貌,是年年底开放至今?!   ?972年9月,南岸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颁文,把南岸包括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故居范围内。
  • 韶峰现场教学

    •  韶峰    韶峰位于毛泽东同志故居西南部直线距离3.5公里处,海拔518.9米,为韶山第一高峰,又叫仙女山峰。因为独秀于群山环抱之中,素有“跻其巅俯视群山若子孙,南岳洞庭望之若既”的美妙传说。海拔518.9米。是南岳山脉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长沙岳麓山云麓峰高出200多米?!   〉乩砦幕   ∩胤逅蚀涫巧厣桨司爸械牡谝痪?,她秀丽挺拔,以雄伟陡峭居湘乡、宁乡、韶山交界处。登高远眺,韶山风物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有天高地远之感?!   ∩胤迦荷交繁?,茂竹修林,整个山峰俏丽俊秀松柏成林,著名的韶山河飞垫越古,景色壮观。良好生态环境,也是产茶好地方。    韶峰因有“韶乐”的传说,故又被誉为“音乐之峰”。韶峰亦名仙女山、仙顶灵峰。据清光绪《湘潭县志》载,桓氏三女从长沙来,择此筑庵,静心修炼,乃白日升仙。这一说使韶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同时也使这充满刚阳之气的山峰,带上了女性的阴柔之美。    韶峰顶上唐时有韶峰庵,后来有仙顶灵庙,俱毁。1993 年在峰顶修复了古寺庙,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词:韶峰古寺。寺殿门联为:“舜帝南巡奏扬韶乐传天下;红日东出播种福田在人间。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一大厅,厅正中南向塑有舜帝金身,北向则为娥皇、女英。舜帝显得雍容慈祥,二妃眼含凄切。舜帝左右靠墙处,有彩塑四大金刚,三面墙顶塑有二十四位诸天、十八位罗汉,神态、装束各异,栩栩如生。上层又作观日台。韶峰寺——观日台(观日阁)采用仿金字塔造型,底边四角均为75°。这种结构稳定、坚固、抗震、防强风,又能收到金字塔效应:人处塔中,身心格外舒畅,并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同时,韶峰寺——观日阁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意蕴:其下部为正方形,上部为圆锥形,寺体由方而圆,愈上愈尖,至顶部缀有一颗铮亮的银色金属球,球上,一柄钢针直插蓝天。    登韶峰,有专线公路,也有索道。索道从山腰诗词碑林处起步至韶峰寺,水平线长712米,共有双人吊椅50套。索道不仅便于游人登山,也自成一景, 人们称为江南第一索道?!   ±反怠   ∫?、舜帝南巡:    相传舜帝南    巡时携宫女,奏韶乐,在韶峰尽情消遣而留连忘返。后人根据传说在韶峰之颠修建了一座别致的庙宇——韶峰古寺。寺内圣帝,舜帝,千手观音等近百尊神态各异的菩萨栩栩如生,虔诚的和尚念经唱典,朝拜的游客在烟舞缭绕中祈保平安,发达,身临其境使人仿佛成了神的信徒,仙的读者,琐事红尘,陡然忘却。    二、仙女峰:    韶峰又名仙女峰、仙顶灵峰,皆与韶氏三女升仙事有关。王运在光绪刊《湘潭县志》中载: 西北山之首曰韶山。西界湘乡,东为书堂山。云湖水出焉,东南流七十里入于涟。其中多竹、兰、石炭。旧云:韶山氏三女山居学道,凤衔天书至而仙去。山上有凤音亭,其阴有东台、桃花洞。 登临韶峰,气象万千,晴好之日,湘潭、湘乡、宁乡三县,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或于夏日凌晨,观日出,只见一轮金太阳,为白云彩霞烘裹,破晓而升,俨如一幅奇特壮美的画卷?!   ∪㈦僦啪骸   ∥挥谏胤迥厦嫔窖?。古井泉水细流,不管天晴下雨,均略呈现红色。相传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在此梳洗,以井为镜,为慎将胭脂落入井中,遂使井水变色。现古井犹在,但仅当红霞倒映时,胭脂色才可相见。    四、圣帝选址:    圣帝到韶峰意在此设神殿,惹当地龙神虎神不满,神圣帝大怒将其镇在龙头山和虎歇坪。次日,圣帝飞离韶峰到衡山,俯瞰七十二峰,峰峰相应,决定在南岳设立神殿,主宰七十二峰,除暴安良。后来,人们在韶峰修造庙宇,名为“仙顶灵庙”,又叫“圣帝庙”?!   ∥?、凤舞韶山:    韶山仙女庵后面,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凤仪亭,凤仪亭虽然构造简单,却用工细腻,美观大方。凤仪亭旁边原来有一棵古老的梧桐树。“凤仪亭址”是韶山八景之二。相传还是在舜帝南巡到韶山奏韶乐,引凤来仪。后来,凤凰随着舜帝到了九嶷山。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凤凰又回到了韶山。每当彩霞挂在天边的时候,凤凰就翩翩起舞,鸣歌奏乐,凤音在韶峰的树林间回荡,直飘到远方。人们日夜思念凤凰,称韶峰山脚下的石桥为“凤音桥”,称传递凤音的大坪乡为凤音乡,在原来的梧桐树旁边,精心修造了一座“凤仪亭”,山北面坡上修有一座“接凤亭”,只是人们再也听不到和悦的凤音了?!   ≈肮邸   ∫陨胤逦行牡?ldquo;韶山八景”:韶峰耸翠、塔岭晴霞、仙女茅庵、凤仪亭址、胭脂古井、石壁流泉、顿石成门、石屋清风独具风韵,令游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韶山八景”的每一景点,都有动人的掌故,载入了《湘潭县志》或湖南省志《广舆记·卧游册》之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自古至今,许多名人骚客在这里舞文弄墨,最为完整的要算清代文人毛兰芳年作《韶山八景·浪淘沙八首》?!   ∩胤逅蚀?,在韶峰的顶端,“峭壁插霄间,朴压群山。箭韶流响白云关,绝顶才宽三五尺,秀挹天颜……万古头颅新色相,月挂金环。”    凤仪亭址,就是为纪念当年那位奏《韶乐》的舜帝“引凤来仪”而修建的“引凤亭”。元代诗人湘乡知州王文彪曾在此留下名句:“玉洞桃花今寂寞,凤音亭下竹风生”。    韶峰山腰的一泉,水涌终年不断,谓之胭脂古井,井内水呈红色。相传舜帝在韶山狩猎和耕种时,带着娥皇和女英两位爱妃在韶山居住。两妃以水井为镜,每日对镜梳头,梳洗时,脸上的胭脂掉藩水井,染成红色,故井泉一片粉红。    自古而今,人们总以“仙境”象征美好,殊不知韶峰山上就有个成仙之地——“仙女茅庵”。相传在唐代,韶民恒氏三女,居山学道,为善积德,心无旁鹜,至诚至切,终日食桃而生,感动上苍。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凤凰口衔天书而至,背着三女上天成仙去了。仙女庵,至今还留存着一座房子,当地人传说是三女仙修造的茅庵,到民国8年,茅屋改成了瓦房,至今庵内仍香火不断。现在,庵里住着一位96岁高龄的老僧,叫章纯民。1988年11月,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省政协主席刘正,特地在韶山滴水洞接见了这位老人,为表彰老人终身在韶峰上为民修路的事迹,熊清泉题写了“章公路”三个字,为章纯民树碑立传。刘正则留言称赞:韶峰郁郁,韶水泱泱;阿公风范,主席所倡;阿公楷模,永志芬芳;阿公美德,普化四方。仙女庵“四奇景”更引人入胜。有“亭亭玉立势凌霄,万古清风万古涛,沾得圣朝新雨露,怕人问说六朝豪”的“六朝松”;有“飞来此地几千秋,舵卷帆收去也不,料得苦钱难满载,一船消尽古今愁”的“飞来船”;有“虚心亮节异寻常,志欲圆而行欲方,世态炎凉洋不顾,留真面目寄仙乡”的“四方竹”;还有“白石嶙嶙一派泉,空山涵印月中天,红尖不许丝毫染,流向人间洗劫缘”的“白石泉”……    今日韶峰,没有传说中的满山仙桃,也无“仙境”可觅,如图如画的山光景色会使你迷恋。每当春风拂过,一直到盛夏炎炎,韶峰岭上的杜鹃花(又叫映山红)鲜艳夺目,经久不衰。远远望去,就像碧绿的大海点燃了万点灯火,也仿佛座座山峦在烈火中燃烧。毛岸青、邵华怀念父亲和故乡的名篇就题为《我爱韶山红杜鹃》。走向近处,群峰逶迤起伏,杜鹃花随风起舞,翻滚着红色的波涛,韶峰就像披上了精致的锦缎,绚丽多姿。真是万山红遍,丛林尽染。凡到韶峰游览的客人,少不了采撷几束红村鹃,兴致勃勃地带回家中……    秋天的韶峰,别有一番风味,阵阵凉风把你送上“韶峰耸翠”,远看稻菽千重浪,近看山林似画图,漫山遍野的秋果野菜也会使您陶醉……韶峰不在其高,不在其险,它留下的名胜古迹和繁花似锦的风彩,却可与天下名山媲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韶峰就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毛泽东小时候最爱登山。据韶山老人回忆,他少年时代经常和小伙伴们到这里玩,几人人从山脚下排成队,一声号令,争先恐后往上爬,先登上去的为“大哥”。毛泽东年纪小,志气高,从来不甘后人,“大哥”常由他领了?!   ∏迦酥芏允尢荆骸   〈永聪删吵粕胤?,    笔削三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    此是江南第一仑?!   〗袢艘鞒骸   ∏嗨珊媳蚯е兀   “蔚亓柙扑侍?。    但认此山为绝顶,    未闻他处再高峰?!    兜巧胤濉肥疲骸   ∩倌昙易÷抖剑M胤甯艏钢??!   ∫欢认ρ粞挥奥遥胪洳性旅位晖??!   ⊥蜊衷蒲汤囱鄣?,喜看大地走蛇龙。
  • 韶山红色记忆城现场教学

    •  韶山红色记忆城位于韶山市韶峰路,是韶山市重点招商引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景区总占地160亩,已开发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 韶山红色记忆城内观光型旅游资源有红色文化建筑、雕塑、红色收藏、非遗展览、民俗民风体验。项目内设有192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的铜色树脂雕像,记忆城内展示毛主席语录数量为全国之最,再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片段。韶山红色记忆城为纪念毛泽东120周年诞辰而建,于2013年1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 毛泽东小道现场教学

    •  毛泽东小道也叫“外婆路”,是蜿蜒在韶山龙头山和牛形山虎歇坪之间的一条山间小路,起点位于现在的滴水洞停车场一角,沿着这条小路翻过滴水洞,可直达主席外婆家大坪棠佳阁。家住韶山冲的毛主席,从小就常常随母亲往返这条崎岖山道,直到主席最后一次去湘乡东山书院求学,这是他一生中走得最多的一条路。这条路是主席走出韶山、走向世界的第一条、也是很重要的一条路。著名书法家唐双宁已亲笔为“毛泽东小道”题字。毛泽东小道是湖南省旅游局推出的“爱国和励志”为主题的“毛泽东成长之路”是重要学习基地之一。
  • 彭德怀同志故居现场教学

    •  彭德怀同志,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曾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国防部部长、中共第六至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于1950年7月31日,被授予“朝鲜英雄”称号。    彭德怀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始建于1925年,故居现存建筑是彭德怀为湘军任团长时出资修建,是彭德怀早年居住地,也是其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居住活动的场所。与邻近的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形成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伟人纪念地"金三角"?!   ∨淼禄惩炯湍罟萦?998年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さノ?mdash;—彭德怀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
  • 南岸私塾旧址现场教学

    •  南岸私塾旧址位于毛泽东同志故居西侧。始建于清代。青砖青瓦,白色粉墙,建筑面积几近400平方米。原为邹姓祠堂公产,右侧曾办私塾。1901年毛泽东八岁时曾发蒙于此,读书两年。塾师邹春培先教毛泽东《三字经》、《百家姓》,接着教《论语》、《诗经》、《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刻苦攻读,并深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少年时代求学的印痕,也是毛泽东书法的起源地。走入南岸私塾,站在毛主席曾经就读的旧书桌旁,仿佛又听见当年学生们摇头晃脑的朗朗读书声;看见了少年毛泽东孜孜不倦,刻苦求学的身影?!   〗夥藕竽习段镜嘏┟褡。?965年由国家征收。1968年经韶山革命纪念地建设办公室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主持,进行过全面维修,使私塾旧址保持当年原貌,是年年底开放至今?!   ?972年9月,南岸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颁文,把南岸包括在全国重点文物?;さノ?mdash;—毛泽东故居范围内。
  • 橘子洲现场教学

    •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境内,是湘江的一个江心小岛,长约五公里,自古以来便是湖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形成于公元三零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她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古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就在这里。杜甫曾为此写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宋肖大经的《肖夏诗》誉称橘洲为‘小蓬莱’,潇湘江上,二三更里有渔歌的名联至今仍脍炙人口。南面朱熹、张轼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 韶峰现场教学

    •  韶峰    韶峰位于毛泽东同志故居西南部直线距离3.5公里处,海拔518.9米,为韶山第一高峰,又叫仙女山峰。因为独秀于群山环抱之中,素有“跻其巅俯视群山若子孙,南岳洞庭望之若既”的美妙传说。海拔518.9米。是南岳山脉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长沙岳麓山云麓峰高出200多米?!   〉乩砦幕   ∩胤逅蚀涫巧厣桨司爸械牡谝痪?,她秀丽挺拔,以雄伟陡峭居湘乡、宁乡、韶山交界处。登高远眺,韶山风物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有天高地远之感?!   ∩胤迦荷交繁В裥蘖?,整个山峰俏丽俊秀松柏成林,著名的韶山河飞垫越古,景色壮观。良好生态环境,也是产茶好地方?!   ∩胤逡蛴?ldquo;韶乐”的传说,故又被誉为“音乐之峰”。韶峰亦名仙女山、仙顶灵峰。据清光绪《湘潭县志》载,桓氏三女从长沙来,择此筑庵,静心修炼,乃白日升仙。这一说使韶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同时也使这充满刚阳之气的山峰,带上了女性的阴柔之美。    韶峰顶上唐时有韶峰庵,后来有仙顶灵庙,俱毁。1993 年在峰顶修复了古寺庙,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词:韶峰古寺。寺殿门联为:“舜帝南巡奏扬韶乐传天下;红日东出播种福田在人间。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一大厅,厅正中南向塑有舜帝金身,北向则为娥皇、女英。舜帝显得雍容慈祥,二妃眼含凄切。舜帝左右靠墙处,有彩塑四大金刚,三面墙顶塑有二十四位诸天、十八位罗汉,神态、装束各异,栩栩如生。上层又作观日台。韶峰寺——观日台(观日阁)采用仿金字塔造型,底边四角均为75°。这种结构稳定、坚固、抗震、防强风,又能收到金字塔效应:人处塔中,身心格外舒畅,并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同时,韶峰寺——观日阁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意蕴:其下部为正方形,上部为圆锥形,寺体由方而圆,愈上愈尖,至顶部缀有一颗铮亮的银色金属球,球上,一柄钢针直插蓝天。    登韶峰,有专线公路,也有索道。索道从山腰诗词碑林处起步至韶峰寺,水平线长712米,共有双人吊椅50套。索道不仅便于游人登山,也自成一景, 人们称为江南第一索道。    历史传说    一、舜帝南巡:    相传舜帝南    巡时携宫女,奏韶乐,在韶峰尽情消遣而留连忘返。后人根据传说在韶峰之颠修建了一座别致的庙宇——韶峰古寺。寺内圣帝,舜帝,千手观音等近百尊神态各异的菩萨栩栩如生,虔诚的和尚念经唱典,朝拜的游客在烟舞缭绕中祈保平安,发达,身临其境使人仿佛成了神的信徒,仙的读者,琐事红尘,陡然忘却。    二、仙女峰:    韶峰又名仙女峰、仙顶灵峰,皆与韶氏三女升仙事有关。王运在光绪刊《湘潭县志》中载: 西北山之首曰韶山。西界湘乡,东为书堂山。云湖水出焉,东南流七十里入于涟。其中多竹、兰、石炭。旧云:韶山氏三女山居学道,凤衔天书至而仙去。山上有凤音亭,其阴有东台、桃花洞。 登临韶峰,气象万千,晴好之日,湘潭、湘乡、宁乡三县,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或于夏日凌晨,观日出,只见一轮金太阳,为白云彩霞烘裹,破晓而升,俨如一幅奇特壮美的画卷?!   ∪?、胭脂古井:    位于韶峰南面山腰。古井泉水细流,不管天晴下雨,均略呈现红色。相传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在此梳洗,以井为镜,为慎将胭脂落入井中,遂使井水变色。现古井犹在,但仅当红霞倒映时,胭脂色才可相见。    四、圣帝选址:    圣帝到韶峰意在此设神殿,惹当地龙神虎神不满,神圣帝大怒将其镇在龙头山和虎歇坪。次日,圣帝飞离韶峰到衡山,俯瞰七十二峰,峰峰相应,决定在南岳设立神殿,主宰七十二峰,除暴安良。后来,人们在韶峰修造庙宇,名为“仙顶灵庙”,又叫“圣帝庙”。    五、凤舞韶山:    韶山仙女庵后面,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凤仪亭,凤仪亭虽然构造简单,却用工细腻,美观大方。凤仪亭旁边原来有一棵古老的梧桐树。“凤仪亭址”是韶山八景之二。相传还是在舜帝南巡到韶山奏韶乐,引凤来仪。后来,凤凰随着舜帝到了九嶷山。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凤凰又回到了韶山。每当彩霞挂在天边的时候,凤凰就翩翩起舞,鸣歌奏乐,凤音在韶峰的树林间回荡,直飘到远方。人们日夜思念凤凰,称韶峰山脚下的石桥为“凤音桥”,称传递凤音的大坪乡为凤音乡,在原来的梧桐树旁边,精心修造了一座“凤仪亭”,山北面坡上修有一座“接凤亭”,只是人们再也听不到和悦的凤音了。    著名景观    以韶峰为中心的“韶山八景”:韶峰耸翠、塔岭晴霞、仙女茅庵、凤仪亭址、胭脂古井、石壁流泉、顿石成门、石屋清风独具风韵,令游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韶山八景”的每一景点,都有动人的掌故,载入了《湘潭县志》或湖南省志《广舆记·卧游册》之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自古至今,许多名人骚客在这里舞文弄墨,最为完整的要算清代文人毛兰芳年作《韶山八景·浪淘沙八首》?!   ∩胤逅蚀?,在韶峰的顶端,“峭壁插霄间,朴压群山。箭韶流响白云关,绝顶才宽三五尺,秀挹天颜……万古头颅新色相,月挂金环。”    凤仪亭址,就是为纪念当年那位奏《韶乐》的舜帝“引凤来仪”而修建的“引凤亭”。元代诗人湘乡知州王文彪曾在此留下名句:“玉洞桃花今寂寞,凤音亭下竹风生”。    韶峰山腰的一泉,水涌终年不断,谓之胭脂古井,井内水呈红色。相传舜帝在韶山狩猎和耕种时,带着娥皇和女英两位爱妃在韶山居住。两妃以水井为镜,每日对镜梳头,梳洗时,脸上的胭脂掉藩水井,染成红色,故井泉一片粉红?!   ∽怨哦?,人们总以“仙境”象征美好,殊不知韶峰山上就有个成仙之地——“仙女茅庵”。相传在唐代,韶民恒氏三女,居山学道,为善积德,心无旁鹜,至诚至切,终日食桃而生,感动上苍。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凤凰口衔天书而至,背着三女上天成仙去了。仙女庵,至今还留存着一座房子,当地人传说是三女仙修造的茅庵,到民国8年,茅屋改成了瓦房,至今庵内仍香火不断。现在,庵里住着一位96岁高龄的老僧,叫章纯民。1988年11月,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省政协主席刘正,特地在韶山滴水洞接见了这位老人,为表彰老人终身在韶峰上为民修路的事迹,熊清泉题写了“章公路”三个字,为章纯民树碑立传。刘正则留言称赞:韶峰郁郁,韶水泱泱;阿公风范,主席所倡;阿公楷模,永志芬芳;阿公美德,普化四方。仙女庵“四奇景”更引人入胜。有“亭亭玉立势凌霄,万古清风万古涛,沾得圣朝新雨露,怕人问说六朝豪”的“六朝松”;有“飞来此地几千秋,舵卷帆收去也不,料得苦钱难满载,一船消尽古今愁”的“飞来船”;有“虚心亮节异寻常,志欲圆而行欲方,世态炎凉洋不顾,留真面目寄仙乡”的“四方竹”;还有“白石嶙嶙一派泉,空山涵印月中天,红尖不许丝毫染,流向人间洗劫缘”的“白石泉”……    今日韶峰,没有传说中的满山仙桃,也无“仙境”可觅,如图如画的山光景色会使你迷恋。每当春风拂过,一直到盛夏炎炎,韶峰岭上的杜鹃花(又叫映山红)鲜艳夺目,经久不衰。远远望去,就像碧绿的大海点燃了万点灯火,也仿佛座座山峦在烈火中燃烧。毛岸青、邵华怀念父亲和故乡的名篇就题为《我爱韶山红杜鹃》。走向近处,群峰逶迤起伏,杜鹃花随风起舞,翻滚着红色的波涛,韶峰就像披上了精致的锦缎,绚丽多姿。真是万山红遍,丛林尽染。凡到韶峰游览的客人,少不了采撷几束红村鹃,兴致勃勃地带回家中……    秋天的韶峰,别有一番风味,阵阵凉风把你送上“韶峰耸翠”,远看稻菽千重浪,近看山林似画图,漫山遍野的秋果野菜也会使您陶醉……韶峰不在其高,不在其险,它留下的名胜古迹和繁花似锦的风彩,却可与天下名山媲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韶峰就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毛泽东小时候最爱登山。据韶山老人回忆,他少年时代经常和小伙伴们到这里玩,几人人从山脚下排成队,一声号令,争先恐后往上爬,先登上去的为“大哥”。毛泽东年纪小,志气高,从来不甘后人,“大哥”常由他领了。    清人周定宁以诗赞叹:    从来仙境称韶峰,    笔削三山插天空?!   √煜旅饺倭?,    此是江南第一仑?!   〗袢艘鞒骸   ∏嗨珊媳蚯е?,    拔地凌云耸太空。    但认此山为绝顶,    未闻他处再高峰。    《登韶峰》诗云:    少年家住露东山,遥望韶峰隔几重。    一度夕阳鸦影乱,半弯残月梦魂通?!   ⊥蜊衷蒲汤囱鄣祝部创蟮刈呱吡?。
  •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现场教学

    •  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冲。纪念馆于1963年开始筹建,总面积约8千余平方米,是反映毛泽东生平和光辉业绩的革命纪念馆。馆内依次陈列了全国六大革命纪念地的图片,即韶山、毛泽东故居、上海一大会址、黄洋界、遵义会议旧址,延安、天安门,向人们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1964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开放以来已经接待5000余万观众,其中有70多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10多万来自世界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现在,纪念馆已成为全国 100个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已成为千百万人们缅怀毛泽东伟大功绩、领略东方巨人崇高精神风范的理想场所。
推荐讲师
? 在线咨询